2023年11月28日-11月29日,第九届“向光年会”在生物圈三号·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圆满落幕。本届年会分论坛2主题为“把握可持续金融发展机遇”,由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主办。
本场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汤勇军主持,邀请到羲融善道创始人、董事长李承峄,星航资本执行董事保志璞,蓝海资本首席医学官文艳玲,磐星影响力投资联合创始人张蕾,围绕“ESG影响力投资在中国的挑战和机遇”的话题开展讨论。
我们将分上、中、下三篇文字稿带各位一同回顾这场讨论的精彩内容。
♦
我们也有很多挑战,刚刚保总提到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已经过了从0到1,甚至1到10,现在可能是10到100的阶段,电动车马上超过燃油车了,我们今年也看到这个行业里面有些挑战,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都有倒闭、跑路的企业,目前保总你这个行业或者你投资标的的企业里面有哪些挑战?将来会有哪些大的变化?
新能源行业今年大家都说卷,卷到了很多企业处于生死边缘,这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是供需变化导致的。新能源整体行业稳步上升,但过程是供需变化波动上升,同时中国有强政策的引导属性,本来能源行业就是一个波动的行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就会让供需关系更大程度地波动,但整体行业在波动中不断上升。过程中企业不断被淘汰,这其实是优胜劣汰的淘汰。对于投资机构,新能源范围很大,需要判断好投资企业所在细分领域是一个供给推动的市场还是一个需求刺激供给发展的市场,及整体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在选择细分行业后,要分析和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变化,选择最“卡脖子”的环节去做首要的布局,这里面带给我们的就是行业的延展性以及作为一个基础上面我们的安全性的考虑。例如我们今年在充电桩行业布局,在整个充电桩领域,分为运营方、桩企和供应链,运营方的核心是地方资源、运营能力和资金成本,这上面一定是国企有明显优势。桩企是区域性很强的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不高。沿着整个产业看,供应链中模块占据充电桩60%的成本,行业集中度非常高,而且未来有加速集中的趋势,我们选择了最合适的,主动寻找企业跟它达成我们对行业预判的共识。在行业之中,因为大行业有供需变化,但是作为投资机构要把握变化,做到充分的分析然后做好判断和赋能。
保总的分析让我想到一句话,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他今天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的认知。我们怎么才能有认知?我关注到李总的投资,现在关于教育、小孩的精神健康方面。我做了一点功课,正好我的第三个小孩最近几个星期接受心理辅导,让她内心变得强大。我知道投资者一大部分在这个领域这个方向,可不可以再具体谈一些这方面的案例,你们怎么去培养那些企业让它们变得更成功?
精神心理健康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我们也投资了几家,有针对自闭症康复的,也有针对青少年心理、情绪疏导方面的项目。我一直强调科技跟品牌这两个事情是能够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不管是对内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看到像小鹏汽车推出一个可持续节能的产品,它的影响力比它上游一个零部件公司创造的新的技术的发明,可能对社会的溢出效应会更大。
我们被投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到全球化,现在在中国做任何一家企业你必须立足的是全球化思考的立点,中国已经在科技突破、供应链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获取海外市场,我们现在很多的被投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发达国家都会有他们的市场,在这些市场里面如何树立品牌力?品牌力的支撑除了高质量,还有就是品牌理念、ESG层面、公司治理,如何提前学习、思考,除了合规的角度,还要多想一步,把中国在ESG维度上的特色、特点能够带进你企业的品牌理念跟治理里面,把它传达、输出,我觉得这一块是我们一些被投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或者说花很多精力要面对的,我们也在陪伴他一直去突破这方面的思维和在技术方面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卡点。
我觉得你们赛道的选择很好,有很多的刚需在里面。磐星的英文名是passion,确实我们要有很多的passion,但是passion过完之后要有很多的耐心,有点像长期投资、长期资本,我看到您讲的投一些社会企业,也投了一些怎么辅导年轻人的社区,跟李总讲的也有相似的,能不能补充一些?
我们这一次在向光奖上有一个投资的项目得到了十个优秀投资案例之一,我们投资的是早期社会企业,我们这一次向光奖得奖的项目叫善淘,创业者也是清华的,这是凑巧,我们不是只投清华,他是清华非常优秀的学生,本科传播学毕业之后又出国读了非盈利组织管理,所以我觉得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我们成长的年代不一样的地方是大家有更多元化的视野和价值追求,不再以个人的商业成功或者财务回报作为他唯一的追寻,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就会在比较早的时间开始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
这个项目是一个接受社会闲置物品的捐赠,把这个闲置物品收捐之后进行流转,利用闲置社区空间开设销售门店,雇佣残障人士形成团队然后开慈善商店,其实在国外是一个已经很多年的模式,这个善淘运转非常好已经在全国4个城市开了20家店,他们做到几个方面的价值:一是闲置物品的再利用,对于捐赠者来讲也是一个回报社会再创造价值、可持续生活的意识觉醒。同时他雇佣的团队,他应该有将近一半的核心团队都是残障人士,慈善商店运转的过程里面对于基于社区的活化、孵化、创新,提升社区多元化的价值,大家的理解和接纳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又把商品用更低的价格销售出去产生效益,因为他是收捐来的产品,用更低的价格再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受益,它是非常好的模式,我们投这个项目比较特殊,因为一开始是公益的机构,我们一开始只能用借款的方式支持他们,因为我们是投资社会企业,虽然我们非常关注社会价值,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他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单纯的依靠捐赠。他的公益模式怎么向社会企业转化?其实我们有一个陪伴和支持、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包括我们的借款也是支持他去探索的过程。从借款开始,他自己也经历了很多模式的探索,包括疫情期间大家都会面对非常多的压力,他也寻求转型,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已经成功了形成社会企业的模式,我们也把借款转为投资,还是一个挺特别的模式。
确实我们不是在做慈善,影响力投资首先得是投资,如果我们把钱都扔掉了,这个事情肯定不可持续的,能够帮助到社区的低收入的群体,这个非常好。我们在健康、医疗,最有发言权的是文医生,文医生是专业做这个的,你们蓝海资本有在这个方面具体的案例可以分享的吗?
蓝海资本非常重视投后ESG赋能方面,比如科凯生命科学是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他在青海想要做一个牛心包的供应链,我们也帮助他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有专门的同事去到现场一起帮他做选址,前期介入帮助他们建造了一个更可溯源的供应链,给他们提供一些国际上的知名药企经验,包括去前期提早布局,建立ISO的认证,更好帮助他们去管理这个供应链。
我们医疗的项目里面,我们希望取材于环保的自然材料,同时也要把跟人体的兼容性处理好,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的同时对人体的影响也希望能够降到最小,其实我们在这个项目里面就用了这个系统去做调研和评估。
这是中国道家顺其自然的思维,我觉得挺好的。
(精彩内容下篇继续......)
圆桌讨论完整版视频
已在「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视频号发布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