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颜色--勿动!!

首页颜色--勿动!!

发布时间:2022-05-25 15:10:09
这是描述信息

羲融善道参加“ESG影响力投资在中国的挑战和机遇”圆桌论坛(上)

/

 

 

 

2023年11月28日-11月29日,第九届“向光年会”在生物圈三号·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圆满落幕。本届年会分论坛2主题为“把握可持续金融发展机遇”,由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主办。

 

本场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汤勇军主持,邀请到羲融善道创始人、董事长李承峄,星航资本执行董事保志璞,蓝海资本首席医学官文艳玲,磐星影响力投资联合创始人张蕾,围绕“ESG影响力投资在中国的挑战和机遇”的话题开展讨论。

 

我们将分上、中、下三篇文字稿带各位一同回顾这场讨论的精彩内容。

 


 

非常高兴在这里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时下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今天我们圆桌的四位组合非常好,非常平衡,男女比例正好是50%,各种背景都比较丰富。我们有学术界背景的,也有企业、直接投资的,我先请四位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自己本人以及自己的企业。


 

 

谢谢汤教授,很高兴受主办方的邀请和大家在这里认识,我是星航资本的保志璞,星航资本是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投资人发起设立的基金。我们两个投资方向,一是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二是气候科技,整体的投资方向上跟ESG息息相关。我们核心成员是有多年的投资投行经验,同时有上市公司的高管经验,所以我们对投资的企业也会做很多的赋能。目前成立一年多,现在已经投了超过10多亿,围绕的都是两大投资主题。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羲融善道的李承峄。我个人的背景比较简单,我最早是一个科技公司的创业者,公司被并购之后参与创立了两家业绩比较优异的早期VC投资机构。羲融善道是我参与创立的第四家公司,我希望也是最后一家,定位的是善投资的理念。

 

羲融善道是由私募基金管理人羲融创投和深圳市羲辰公益基金会两个主体构成的。我们的投资围绕“可以帮助人的科技和品牌”这一主题,采取主动型的ESG投资策略,赋能一些影响力投资与商业向善相关的早期初创企业。我们的股东背景比较多元化,大家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相信长期主义、可持续投资、向善投资的伙伴,有公益行业的领袖、金融领域的元老,原大型公募基金和世界五百强的高管以及头部的VC机构,合伙人团队在早期的天使投资领域比较资深。


 

 

大家好,我是文艳玲,蓝海资本的文艳玲,我是一位来自医疗行业多年的医生。蓝海资本成立近十年以来,一直比较专注生物医药和医疗方面的创投和早中期投资,所以我也因此才有机缘加入创投的基金做一些工作。其实今天非常高兴参加ESG的生态大会和论坛,其实在医药方面,概念还没有进来的时候,医药和医疗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影响等等都是一直受到比较重的监管和关注的领域。我们蓝海资本也是一直以来本着这个基本的理念,我们在去年已经签署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一直以来也是从各个方面考究所投或者拟投的项目,现在已经在用ESG的架构去做一些拟投项目的评估和调研。

 

对于投后项目的管理,我们更多的去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赋能,让他们有价值地创新和创业,能够持续的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所以也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各位大咖交流,能学到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叫张蕾,我和我的先生共同创立的影响力投资机构叫做磐星,英文名叫passion,我们可能和传统的金融机构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我们专注在早期的社会企业投资,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我们相信社会问题是可以通过商业的手段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还在一个早期和探索的阶段,但是在欧美、台湾社会企业都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更可持续的模式。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社会企业成长、社会企业家成长发展推动者和赋能者。我们的特点就是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于我们和我们身边做企业家的朋友,包括像清华企业家协会、亚杰商会都是一群比较长时间从事商业和创业工作的企业家,我们的团队全清华的阵容,我们关注并寻找那些真正关注社会问题,但是他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家,我们的机构特点是在投资中是关注影响力优先的机构。


 

我们临场发挥,从张总问起,我意识到你们机构是2020年4月份成立的,那个时间点正好是疫情比较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决定成立磐星影响力投资?


 

我们在疫情前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磐星的缘起来自于一群亚杰商会的企业家朋友,因为参与一个企业家的项目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这个项目后来上市了,大家都获得了收益。大家觉得那是我们在企业家的活动中共同去做的这件事,也希望能够把收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是从2019年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家群体里面也有台湾的企业家就在分享社会企业的模式。

 

因为我们自己做企业,我们也有很多慈善的捐赠,总是会觉得不是特别的有效率,很多时候这种捐赠你捐完之后,这个项目做完可能并没有真正解决掉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想我们做商业的同学是怎么样我们的所长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好,那个时候我们就说要不然做一个社会企业的投资基金,就开始去创意这件事情,去定位它。

 

因为我们发现1到N后面的影响力投资很多的机构在投,前面的公益创投也投很多的公益基金会在做,但是0到1这个阶段投的人比较少,这里面会有优秀的公益人士想要求发展,他不满足拿捐赠做项目,他希望尝试能不商业可持续的发展。也会有商业的人士会想我做了这么多商业,我有商业能力,我内心也有关心的困境人群或者问题,我怎么解决,我们希望成为中间的连接者,就是帮助公益的项目用商业的手段解决问题,帮助商业的创业者去连接社会的议题,在那个阶段我们开始成立了磐星。


 

肯定是可以的,而且你们的故事起源听起来很像整个影响力投资的起源,就是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他们2007年的时候就不想做传统的慈善,传统的慈善把钱给了,但是效果不好。

 

李总的介绍好像是创业、退出,财富比较自由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影响力投资,接下来请李总分享一下怎么从事到这个行业的经历和想法。


 

回应刚刚张总分享成立机构的经历,与我们非常呼应,我们也是在2019年开始酝酿成立羲融善道,2020年疫情之后正式成立了投资主体,同时孵化了一家针对自闭症家庭场景做数字干预系统的社会企业,作为影响力投资的亲身实践。我们成立羲融善道除了刚才提到的做一个向善的事业终点外,我们也相信伟大的企业是自带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的。

 

从投资专业性的角度来说,我们过往十多年一直在投资一线,一直跟创始人打交道,同时分析哪一类型的创始人能把企业做得比较高质量,甚至做到现象级。后来我们发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就是这些创始人在早期的阶段,体现出的格局比较大。最终落点到ESG上,就是在公司的G和S两个维度思考的比较长远和比较深。

 

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成立一家机构,专门研究在投资的模型、投资技术的两个维度上如何升级风险投资,从只评估风险跟收益之间的测算维度,升级到把社会价值、创始人个人的经历和他过往的创造社会价值经历和基因融入到投资模型平衡中,通过一套方法论来赋能早期的创业者,激发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向善的一面,从而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早期机构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就是可以更真实地认识到这个创业者。常规资本由于逐利的目的,探讨更多是如何实现商业上的规模化或者如果尽快的挣到钱尽快的退出。但是作为早期机构,如果你在关注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他在行业里面的积累以及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能去激发他为这个行业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一面,去洞察他在这一面的认知,其实对于整个投资的结果来说,是一个更降低风险的方式。


 

 

非常认同李总讲的,格局要大,就像马云讲过,因为相信所以才能看见,而不是为了目前一点点短期的目的或者简单赚点钱,实现财富自由才做的事情。这两位的经历让我想起中国另外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资人,红杉资本沈南鹏,也做了很多的成功投资出来。

 

文医生之前是非常专业的医生,现在做了医疗方面的事业,而且刚刚提到他们机构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签署方,全中国只有一百多家,他们已经做得非常好,我看他们投资组合里面有很多在香港、美国、上海上市的,请你们分享一下怎么从专业的角度,怎么做医疗、大健康方面的投资。


 

 

医疗的圈子是很特殊的行业,我自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一直在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既是一个医疗工作者也是科学工作者。因为在这种附属大学的院校里面有很多的基础研究,比如说基础医学院有病理、生化等等,大量的科研里面到底有多少解决的是科学问题?有多少解决的是临床需求问题?我们在做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整体的团队包括我来自临床,我们还有一些来自金融、产业界、生物医药界的,我们一起去探究某一项目要解决的是不是我们临床没有被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我们投资的核心逻辑,也是我们关注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

 

我们蓝海资本虽然成立时间不是特别长,也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仍有不少被投企业已经上市,或者在上市进程中了,这也是我们有自信去说的事情。因为我们盯住的就是有价值的项目,盯住有价值的项目,让投资者的钱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感觉,这也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也非常关注创业团队,创业团队的主创人员说服具备综合管理、治理公司的能力,其公司未来的发展是否有整体性,以及是否能适应生态环境?一个科学家可以解决非常高精尖科学问题,但是未必可以解决企业的小问题。我们关注科学技术的问题,也会关注团队的生命力问题。在后期,我们把资本和资源融合在一起,对这些项目进行赋能,帮助优秀的项目可以走得更稳、更远、更好,实现在ESG系统上的可持续性的价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基本逻辑。


 

 

就像你们公司的名字,蓝海,目前来讲医疗方面、大健康方面还是一个蓝海,将来还会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出来,很需要你们这样的投资机构。

 

星航是造车新势力,作为基石投资人出来的,有很多高科技企业,我了解到你们是很新的机构,已经做了一些很好的投资,可以分享一下背景和将来的想法。


 

 

我们投资方向专注在新能源领域,所有的行业都是聚焦在绿色的行业里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40%,再加上Q2季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出口国,整个行业从10到了100,包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现在行业的结构也发生变化,原来是刚需的市场,大家都是第一辆车,但是现在所有人的车都是一个换乘的替代,更加关注性能提升,包括智能化、自动化等。我们会聚焦在智能化以及在供应链,因为中国是具有全球最强、最复杂的供应链系统。

 

另外,双碳的目标下,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的“钢筋混凝土”,行业从1向100的发展过程,产业链也集中在中国。

 

我们在影响力投资里面深入骨髓的,一方面是行业选择上,我们看到中国早期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家,从原来的野蛮式生长现在到需要关注管理、精细化运营才能实现成就,企业家会非常关注我如何能把一个企业做成可持续发展,所以ESG是提供一个标准;另一方面,对我们来讲,企业的底层文化是我们判断它投资的第一标准,这个文化其实是ESG里面的S,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衡量。

 

我们的投后赋能方面会占据投资团队大量的时间,重心就是帮助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很多企业,我们股份占比甚至低于5%,但是会邀请我们去成为董事,参与到过程中去帮助看看哪些方面可以做改善的。像今年投资的几个企业,基本上在进入之前,我几乎会对所有的高管进行访谈,建议其整个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按照符合ESG、符合企业管理经验的。不仅告诉创始人什么是健全的管理模式,什么是ESG,也告诉他们怎么去做落地。大部分企业家不知道如何用ESG去推动企业治理的完善,这部分也是我们真正帮助企业实践到的。


 

 

赋能这个词四位嘉宾都提到,我们做投资不是说我很幸运找到一个好公司,就等着公司价值出现就发财了,后期甚至于后面这一部分,所谓的投后管理、赋能成长,这是更重要的,超过50%,我们有一个词叫做培育他。我们有的时候会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不太认同,我认为成功是成功之父,成功可以复制,失败可以试很多次。


 

(精彩内容下篇继续......)

 

 

圆桌讨论完整版视频

已在「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视频号发布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

 

 

- End -